“网红”大豆船漂了一个月,但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样

航运动态  2018-08-11 16:18:59  来源:港口圈  阅读:241


  2018年7月6日,中国黄海上一艘名为飞马峰号(PeakPegasus)的干散货船不仅引起了港航从业人员的关注,也引得各方媒体蜂拥而至,竞相报道。

  原因很简单,美国将当地时间7月6日(北京时间6日中午)起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随即,中方表示,作为反击,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将在美方的加征关税措施生效后即行实施。

  这艘从美国西雅图开往大连,满载着8万吨大豆的散货船,赶在关税生效当口而来。如果能够赶在关税正式生效前抵港清关,将避免几千万人民币的巨额关税。随即,这艘“拼命”的飞马峰号航速从原来的12.5节加速至13.5节,后又开至13.91节的最大航速在黄海上疾驰。

  最后,这艘船舶如愿抵港清关了吗?答案是没有。

  8月10日,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旧事重提”,对这艘“苦命”的大豆船进行了追踪报道。其中的几个报道点却耐人寻味:

  1、“飞马峰”号真的被当成“驴”在海上成天画着圈圈?
  


  根据船讯网提供的轨迹显示,7月6日上午,“飞马峰”号抵达黄海38°27.73′ N 122°45.84′ E,距离大连港码头锚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7月6日17:00左右,抵达大连港锚地。

  然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如众人所见,船舶出现了如上轨迹。这是船舶在画圈圈吗?信德海事网主编陈洋表示,船舶抵达锚地抛锚后,由于受到潮流的影响,会不断变化船舶首向,而锚链入水有一定长度,所以根据船舶轨迹图来看,似乎是一直在跑圈,但是事实上船舶一直停泊在原地。

  2、“飞马峰”号真的是两国贸易摩擦的牺牲品吗?
  


  据路透社报道,当时的“飞马峰”号仅仅是满载大豆前往中国的十二艘美国货船之一,在巨额损失面前,这些货船开始“疯狂地向其他国家抛售高粱”。因此,各方也认为“飞马峰”号是此次贸易摩擦的牺牲品。

  随即,港口圈记者致电船舶即将靠泊的北良港了解了“飞马峰”号的报港时间及作业计划,从而也了解到这艘船舶为何锚泊一月,还未进港装卸。

  港口方面明确表示,“飞马峰”号确已及时报港,但是由于港口该段时间作业繁忙,在此之前,已经有5艘大豆船压港。按照正常的装卸速度,前5艘大豆船,在15-20天内即可完成装卸作业,但是由于船舶集中到港,前5艘船中的大豆进入筒仓后,由于市场供需原因并未被清运出港,筒仓中的大豆只得进入场地为后一艘船“腾位置”,不停地捣腾筒仓,导致作业效率下降。

  3、从财务角度来说,这些大豆将继续海上漂流吗?
  


  据报道,这艘船由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而船上大豆的拥有者则是一家叫路易・德雷福斯的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农产品贸易公司。后者需每天支付约12500美元继续租用这条船,这意味着过去这段时间已经有超过4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产生。各方媒体报道,从财务的角度来说,接下去几个月这些大豆可能不得不继续在海上漂流,因为现在做其他选择可能是更加错误,更有风险。

  据港口圈了解,这艘船舶不会选择继续在海上漂泊,根据码头的作业计划,“飞马峰”号预计明日进港作业,结束其一个月的锚地等待。

分享到:

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

飞翔船舶

关于飞翔 | 联系我们 | 新手教程 | 隐私声明 | 经营优势 | 常见问题

Copyright © 2010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备案号:ICP备11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