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本周一,随着孟加拉国和利比里亚两国对《香港安全环保拆船公约》(《香港公约》)的批准,《香港公约》终于在通过15年后获得生效可能。
《香港公约》旨在改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拆船厂的环境。近年来,船只超龄,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越来越高的绿色航运要求,使得退役船舶数量增多,速度加快。据BIMCO预测,未来十年拆船活动将达到一个高峰,预计船舶拆解量将达到1.5万艘。
周一,孟加拉国和利比里亚两国批准了《香港安全环保拆船公约》(《香港公约》),满足了该条约生效的标准。至此,在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15年后,《香港公约》成功进入生效倒计时。
2009年5月11日,国际海事组织“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国际大会”(亦称拆船外交大会)在中国香港召开。经过审议,大会最终通过了《国际安全和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并正式命名为《2009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简称《香港公约》。《香港公约》成为国际海事组织首个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命名、对船舶“从摇篮到坟墓”全生命周期进行管控的国际性公约。
《 香港公约》虽然在大会上得到通过,但真正生效还需要满足3个条件:
✦ 一是需得到至少15个成员国的支持,
✦ 二是这15个国家的合计商船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吨位的40%,
✦ 三是这些国家在过去10年的最大年度总拆船量合计不少于其商船总吨位的3%。
满足以上条件之日起,《香港公约》将在24个月以后生效。
随着孟加拉国和利比里亚两国的批准,这些条件均已满足,《香港公约》将于2025年6月26日正式生效。
截至目前,《香港公约》已有22个缔约方加入,包括:孟加拉国、比利时、刚果共和国、克罗地亚、丹麦、爱沙尼亚、法国、德国、加纳、印度、日本、利比里亚、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挪威、巴拿马、葡萄牙、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尔维亚、西班牙和土耳其。
按总吨位计算,这22个缔约国约占世界商船运输的45.81%。过去十年,这些地方每年的船舶拆解量合计达23,848,453总吨,相当于所需拆解量的3.31%。
随着集运市场“正常化”,未来现货运价或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航运减排势在必行,国际航运碳强度(CII)规则也于2023年1月1日正式生效。在这种情况下,早在去年,就有许多人认为2023年将拆解更多船舶。
而今年年初,集装箱航运市场运价暴跌确实促使越来越多船东送拆老旧船舶。
今年2月,继长荣、万海等船公司将旧船送至船厂拆解后,马士基也加入到拆船行列。
同月月底,全球最大集运公司地中海航运(MSC)同样4年来首次送拆旧船,其上一次报废集装箱船还是在2019年。
亚洲咨询公司Linerlytica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集装箱船拆解量已达13艘18553TEU,而去年全年仅为7艘5815TEU。然而,这并不足以恢复市场供需平衡,Linerlytica补充称:“在对整体船队数量产生重大影响之前,报废的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
对此,Alphaliner也表示,今年迄今为止的拆解量低于预期,“主要是由于租船市场意外的强劲,一些船东热衷于延长那些原本送拆船舶的使用年限。”
然而,该咨询机构仍然相信,在未来几个月里,集装箱船拆解率会上升,“特别是由于新造船的大量涌入给船舶供应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而CII仍然对效率较低的老旧船不友好。”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曾发表报告表示,“从2023年到2032年的未来十年间,预计将有超过15000艘载重吨位高于6亿吨的船只被回收。”据Bimco的分析师拉斯穆森(Niels Rasmussen)称,这比前十年的回收量高出一倍多。
根据Bimco的计算,在过去的十年里,全世界有7780艘载重吨位为2.85亿吨的船只被回收,其中大部分是90年代建造的。该机构报告写道:“在未来十年,2000年代建造的船只将成为主要回收来源。”并且指出:“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00年代建造的船舶载重吨位是当时的两倍以上,预期这将推动回收利用的增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