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近日,多家造船业上市公司披露新签订单或在手订单完工的消息。从行业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国造船业公司三大指标同步增长。与此同时,全球航运业节能减排趋势明显,多家公司纷纷发力“新能源”船舶。
12月以来,又有上市公司披露新接订单。江龙船艇公告称,公司与Moen Marin AS签订了造船合同、合同金额8922.28万元人民币,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3.11%。此外,还有中国船舶也于不久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子公司与Seaspan Corporation及韩新海运公司签订了多艘108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新造船合同,合同总金额约14.6亿美元,合同总金额约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7%。
此前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新接订单量64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8%;截至11月底,手持订单量13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1-11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1%、65.9%和53.4%。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根据克拉克森最新数据统计,2023年11月份全球新签订单121艘,与2023年10月份全球新签订单116艘,数量环比增加5艘。按接单船厂国家来看,中国船厂接获76艘,占比过半。价格方面,克拉克森发布的全球造船行业数据显示,11月新造船价格较年初上涨9.4%,较2020年价格底部上涨41.6%。
与此同时,船舶清洁能源替代应用也正推进中,全球航运业向零排放能源转型势在必行。这一趋势的船舶建造节能减排要求推动传统燃料动力船更新换代。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和展览会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箱核动力集装箱船船型“KUN-24AP”,发布仪式现场,挪威船级社(DNV)向江南造船颁发了该船型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西南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对于全球航运而言,实现真正的温室气体零排放,改变船舶使用燃料是必须的。氨、氢、甲醇、天然气等燃料是当前获得最多关注的船用替代能源载体。此外,双燃料船舶订单增速加快,未来空间巨大。据其统计,到2022年底,全球新造船手持订单中有29%的船舶是双燃料船,除去以LNG推进的LNG船外,则该比例为22.1%。相较于之前交付的双燃料船舶2.5%占比而言,双燃料船舶订单增速放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