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发展!一季度,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集装箱“双增长”

国内港口  2020-04-07 11:38:07  来源:齐鲁壹点  阅读:242

  2020年一季度,山东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4亿吨,同比增长5.1%;完成集装箱714万标箱,同比增长4.0%,在疫情影响的不利形势下实现了难能可贵的“双增长”。

  一季度山东港口实现逆势双增长

  2020年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下行压力。作为经济晴雨表,港口的数据反应格外灵敏。根据中国港口协会初步统计数据,一季度,全国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同比分别下降3.7%、9.3%。

  与之相对的,山东港口却异军突起。一季度,山东省港口集团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4亿吨,同比增长5.1%;完成集装箱714万标箱,同比增长4.0%,在疫情影响的不利形势下实现了难能可贵的逆势“双增长”,交出了靓丽的答卷。

  “双增长”难能可贵,尤其是逆势发展更加得来不易。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催生的强大动能和显著成效。

  经营业态持续创新,一体化改革发展红利释放

  自2019年正式成立以来,一体化改革赋予了山东省港口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使命,随着改革进程不断提速,一体化发展的红利在一季度得以充分释放,成为力挺山东港口度过疫情危机的重要支撑。

  在物流领域,山东港口加快物流网络布局,按照“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总要求,海向,新开通日本、东南亚等5条集装箱航线,陆向,推进赴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内陆大推介成果落地,与济南、枣庄、淄博、泰安、菏泽等市政府加强陆港建设,携手加强内陆港、海铁联运布局,打造“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

  山东港口七港联动的物流网络渐次发力,展现出更多资源优化配置后的新活力。

  山东港口经营业态也在持续创新。今年以来,山东港口精研山东自贸区政策,抢先拿下了多个历史性突破:完成全国首次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开展全国首次原油国际中转业务,突破保税船供油业务,启动保税原油期货业务等等,打造世界一流的金融贸易港的进程正在不断提速。

  2月24日,山东港口举行了年度总投资210亿元的首批重点项目启动开工仪式。一个多月来,包括青岛港原油码头二期、日照港原油码头三期、龙口港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东营港2*10万吨级液散泊位工程在内的28个重点项目均已全面复工并加快推进,为山东港口后续发力积蓄了新储备、新动能。

  成立板块集团,是山东港口基于一体化改革而重点打造的全新战略平台。“物流、航运、贸易、金融、科技、邮轮文旅、产城融合、港湾建设、装备制造、海外发展”十大产业板块,确立了“业务专营、人财物统管”的一体化原则。一季度,10个板块公司已全部完成注册,逐步发力,为下一步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城融合全面起势,进入2020年,随着山东港口分别与淄博市、青岛市、威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建设正式启动、全球招商,山东港口正快速组建港口、城市联合体,搭建共赢平台,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带来的是港城深度融合发展。

  山东港口主动担当国企责任助力企业渡难关

  山东港口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面从严从细落地,全港6万名员工及外来人员做到了“零感染”。与此同时,山东港口主动担当国企责任,全力保障运输通道,实施疫情防控物资船舶靠离、货物装卸、单证办理“零待时”,累计接卸97个艘次、超过1600标准箱。多次支援疫情前线,捐款捐物累计2000余万元。全力服务复产复工,向280多家企业发布《致广大客户朋友告知书》,向社会公开减免库场使用费等5项承诺,累计为超过200家客户免除3300多万元的超期库场使用费,助力企业度过难关。

  随着一体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山东港口将巩固、扩大目前的良好发展态势,有更多资源、更高平台、更大空间推进整合、融合、耦合“三合发展”,实现建设“港通四海、陆联八方,口碑天下、辉映全球”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宏大愿景。

分享到:

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

飞翔船舶

关于飞翔 | 联系我们 | 新手教程 | 隐私声明 | 经营优势 | 常见问题

Copyright © 2010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备案号:ICP备11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