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5月8日,来自中东的“凯名”号VLCC油轮安全靠泊中国石化中科炼化港口30万吨级原油码头并顺利接卸,标志着中科炼化港口正式建成投用,面建成投用,为6月底炼油装置投产提供了物料保证。
这是目前国内一次建成规模最大、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最多的港口,也是国内最大的石化港口,将形成石化工业“前港后厂”世界领先的生产模式。
中科炼化港口与炼化装置的直线距离仅1100米,共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10万吨级成品油码头等8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3400万吨。其中,10万吨级成品油码头泊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成品油码头,装卸能力达到561万吨/年,将为成品油及化工产品直达国内核心市场以及直接出口国际市场提供便捷,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科炼化项目建设,对确保中科炼化原油码头按期投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海关、海事、边检口岸等部门积极配合,深入现场解决问题,为码头办理口岸开放手续开通了“绿色通道”。
今年春节过后,为推动中科炼化项目复工复产,湛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真部署,湛江经开区党政负责人组织协调,动员东海岛3个街道60多条自然村为复工人员提供安全住所。中科炼化负起防疫主体责任,落实防疫措施,并组织复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截至5月7日,已有18600多人次接受检测,大大提高了返工人员进厂施工的效率。
针对春节后国际原油价格和市场发生变化的实际,中科炼化快速推进引进原油源各项准备工作,紧盯市场,适时采购原油,努力降低开工原油成本。
位于广东湛江东海岛的中科炼化是中国石化在建的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广东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一期总投资400多亿元,建设10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项目及相关辅助配套工程。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将拉动炼化下游产业链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注入新动力。
截至5月7日,18000多名建设者顶着烈日高温,奋战在工程收尾和装置开工现场,各生产装置“三查四定”问题整改已完成81%,35套装置(设施)已有29套引入净化风和非净化风,并完成装置内管线吹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