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据The Loadstar报道,东南亚的集装箱码头可能需要投资近130亿美元,才能跟上疫情之下预期中供应链多元化的步伐。
德路里港口和码头高级分析师埃莉诺・哈德兰德(Eleanor Hadland)表示,除了中国用工成本上涨和中美贸易战之外,新冠疫情成为减少以中国为中心的采购模式的又一个“推动因素”。
她表示,中国和国际上的主要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在东南亚寻找替代地点,以寻求节省20%至80%的劳动力成本。但进入东南亚的机会受到现有劳动力的限制,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几乎是所有主要东南亚经济体总和的两倍半,这种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
就港口吞吐量而言,德路里(Drewry)估计中国有约2.67亿标准箱,而东南亚地区仅为1.59亿标准箱。
但如果考虑到港口容量、运力等因素,按比例分配计算,中国与东南亚的劳动力差距并不大。越南、泰国、菲律宾与中国相同,大约每1000名工人完成334TEU。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每千人劳动运力则远高于中国,在马来西亚,即便不包括最大的转运中心Tanjung Pelepas,每千人的劳动运力是中国的五倍以上。
哈德兰德表示,与中国相比,东南亚的港口与海运贸易较弱,这是由于它们的地理位置,码头分布,以及缺乏处理干线船舶的能力所致。例如,在中国,有18个不同港口的40个码头能够处理容量超过14,000标准箱的船只。但是在东南亚,只有13个码头,而且还集中在6个港口才有这种能力。
德路里预计,东南亚港口要达到中国港口目前的水平,现有的2400万标准箱的港口容量需要升级,目前已有部分港口升级规划正在进行之中。德路里估计需要近130亿美元的投资,才能将东南亚港口容量增加超过3,000万标准箱。
哈德兰德指出,在冠状病毒大流行之前,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就已经开始流入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其中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来自中国。她表示,“我们看到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在增加。如果关注珠江三角洲会发现,该地区正在发展更多的服务业和高科技经济,低成本制造已不再具有竞争力,这些中国公司同样有削减成本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