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船舶节省1小时通关时间!上海边检这样深化“放管服”改革

国内港口  2021-04-07 13:45:59  来源:浦东发布  阅读:203

  3月31日,装载着1.4万标箱的利比里亚籍“地中海巴里”轮靠泊洋山港三期码头。在这艘15万吨级大型集装箱船上,装载了1700 多个空集装箱,及时缓解了企业“用箱难”问题。

  借助“单一窗口”的边检申报平台,“地中海巴里”轮早在抵达前,就提前进行了网上预检申报,在到达后边检部门又快速办理边检入境手续,得以快速入境通关。

  事实上,这样的高效已经成为上海边检部门的常态。自2018年4月2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挂牌成立3年来,身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上海边检机关,主动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实行国际航行船舶边检通关手续办理“零等待”,推广互联网“单一窗口”平台申报等系列措施,以通关更便捷推动要素流动大提速。

  2020年,中国外贸经历了先抑后扬的态势,全年货物贸易出口总值17.93万亿元,增长4%,国际市场份额也创历史最高纪录。然而,在大量海运集装箱从中国出口输送至全球的同时,境外港口却频频陷入停工停产,航运企业大量集装箱滞压在海外,无法腾箱回流,导致国内外贸出口用箱“一箱难求”,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21年开年。

  为缓解国内空箱供给压力,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航运企业和港口采取了赶制新箱、沿航线调箱、新建空箱堆场和调运中心等一系列举措。上海边检机关全力贯彻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关于服务促进长三角航运枢纽建设十项新举措,主动靠前服务,不断优化通关查验模式,助力港口空箱加快流转。

  以此次入境的“地中海巴里”轮为例,早在该轮抵达前,上海边检机关已主动联系船舶代理公司,通过单一窗口边检申报平台提前进行了网上预检申报,同时运用边检数据分析,完成了船舶航行轨迹核查和船员行程排查。

  船舶到港后,上海边检机关及时派出警力将查验窗口前移至梯口,快速为“地中海巴里”轮办理了边检查验手续,确保船舶通关“零等待”,空箱卸运“零延时”。

  “通过边检机关的靠前服务和网上预检等有效举措,平均可为每艘集装箱船舶节省约1个小时通关时间,而这宝贵的1小时可以接卸空集装箱约600个。”在码头公司有着20多年操作经验的奚经理介绍说。

  通过压缩通关时间,上海边检机关助推港口空箱流转速度,有效缓解了企业“用箱难”问题。据统计,2021年前两个月,上海边检机关已服务保障近140万个外贸空箱进口至上海港,有效满足了国内外贸企业旺盛的出口需求。

  在不断优化口岸通关政策的同时,上海边检机关还从内部挖潜,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面对当前国际货机通关压力,每一次练兵活动都是对我们的充电,全面提升了实战能力。”上海机场边检站执勤十三队练兵教员李秀良说。

分享到:

0条评论网友评论

  •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

飞翔船舶

关于飞翔 | 联系我们 | 新手教程 | 隐私声明 | 经营优势 | 常见问题

Copyright © 2010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备案号:ICP备1100256